在生活服务电商的带动下,“舌尖”概念成为餐饮行业营销的新手法和打造品牌价值的新途径,近期吸引了大量商家投资和热炒。
“一道菜可以带火一家店。”一位地方餐饮协会的会长表示,餐饮企业不管是路边小店还是品牌大店,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菜、招牌菜、创新菜,除此之外还应该有更多附加值。
新概念带动签约热潮
早在《舌尖2》播出时,就引发了吃货们在网上抢购食材的热潮。如今,在“舌尖菜”体验活动的带动下,这股热潮已经从线上延伸到了线下,但此时的主角已是全国各地的餐饮商家。
继云南丽江某餐厅一举签下爆炒见手青、酸木瓜煮鱼两个“舌尖菜”后,其它“舌尖菜”也逐渐花落各处。北京某餐厅成功“牵手”笋干炖鸡;青海西宁的清真馆则看上了手抓羊肉;红烧牛肉面更是引发两家分别来自北京、河北商家的热捧。
河北衡水的西风起,以西北特色小吃和民间菜为主。据其负责人介绍,在获得了红烧牛肉面的秘方后,能够将这道南方美食引致北方大地,在精心制配后让南北风味有机融合,也是餐厅的一次突破和创新,给西北风增加了另一种味道。
某餐饮业分析人士认为,“舌尖菜”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除了菜式让众多消费者饱口福,给店内带来更多客流以外,其本身也是一种品牌,实现主题借势营销,可以实现品牌价值和吸引资本的进入。
据了解,从目前已经签约“舌尖菜”的商家来看,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舌尖菜”相关的,包括相同地域以及相同经营品类;另一类就是自身已经形成特色,但是因为追求创新菜式而选择“舌尖菜”,在给消费者带来新体验的同时,也将“舌尖菜”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投资。
商家玩转营销新趋势
事实上,在餐饮商家签约“舌尖菜”的背后,也折射出以往单一传统营销方式正逐渐向以包括热点主题营销在内的互联网整合营销趋势转变。
尤其是目前餐饮业普遍遭遇下滑而互联网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新型互联网营销方式不断冲击传统营销方式,会员卡、储值卡对用户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商家们也开始推出各种团购套餐,作为线下渠道的一种延伸,这种方式虽然短时间内刺激了客流上升,但用户却是为了便宜才去的,经常出现优惠期一过,回头客却寥寥无几,无法获得持续的品牌和人气效应。
因此,如此前“主席套餐”、“总理套餐”等热销,很多餐饮商家也希望借助话题性、事件性开展新型营销方式,与社会关注的热点形成嫁接,进而转变成商家产品的卖点,以此带动消费者对商家品牌和口碑的关注。
对于众多餐饮商家纷纷签约“舌尖菜”的热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传统餐饮商家在线下开展“舌尖菜”营销的同时,由于生活服务电商平台的带动,也将在线上迅速放大品牌效应,以此形成了结合主题热点、互联网等多种营销方式的新型营销模式,吸引了大量投资的关注。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