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的谈到了多位“落马”官员的腐败细节,包括早期“落马”的倪发科,近期被宣布接受调查的万庆良、谭力、韩先聪等人。广州原市委书记万庆良在被调查的前几天,还到会所大吃大喝。
 
    今年1~5月,全国查办官员违法违纪案件的数量达到了6万多起,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4.7%。从被查处的省部级高级干部看,2013年共查处15人;2014年截至7月28日,已查处19人。
 
    7月2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举行题为《反腐三人谈:反腐败必须纠“四风”》在线访谈。其间,中央纪委廉政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谢光辉、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处长方文碧和中央纪委宣传部副处长冷葆青透露上述信息。
 
    2013年8月和2014年3月,中纪委分别进行两次内设机构改革,纪检监察室从8个增加到12个。
 
    谢光辉介绍,中纪委目前有14个室均在查办案件。
 
     除前述12个纪检监察室之外,新成立的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同样查办案件,不同的是查办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腐败问题,解决“灯下黑”问题;原来的外事局和预防腐败室合并后,新成立了国际合作局,其重要的职能是海外追赃追逃。
 
    反腐高压之下,为何还有官员以身犯险?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国处级以上的官员有几十万,靠纪委来查,难以实现“全覆盖”。因此,很多官员存在侥幸心理,风紧了,就收一收;风一松,就钻空子干坏事。关键是形成体制机制约束、日常监督约束:监督责任不仅是党委责任;另一方面,公众和公共舆论监督、各级人大监督必须纳入反腐过程。
 
    在谈及反腐为何必纠四风问题,冷葆青认为,“四风”问题和腐败,是相生相依、密不可分的。有很多干部都是从“四风”问题开始,由于没有及时得到治理、没有及时得到提醒,乃至愈演愈烈,最后变成了一个腐败分子。
 
    西安交通大学廉政研究所副所长李景平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高度重视纠“四风”的同时,也要注意有些地方存在方法不当的问题,比如因纠“四风”,不开展工作,出现“做过头”的现象。
 
    中纪委的访谈中还谈到了多位“落马”官员的腐败细节,包括早期“落马”的倪发科,近期被宣布接受调查的万庆良、谭力、韩先聪等人。
 
    广州原市委书记万庆良,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特别是中央整治“会所中的歪风”通知下发以后,仍然多次出入私人会所,在被调查的前几天,他还到会所大吃大喝。
 
    海南省原副省长谭力,被中纪委调查之前还在外省,由私营企业的老板陪同打高尔夫球。
安徽“落马”官员倪发科,未经组织审批许可,任命自己为省珠宝协会的名誉会长,以交流玉为名,变成了所谓的“雅贿”。最后查实,倪发科收受了价值1200万的玉石。
 
    2013年1月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的韩先聪,自从任职以来,多次出入高档酒店和私人会所接受党政干部、国企老总、私企老板的宴请。在中央纪委对他宣布立案调查决定的当天,他的手机信息显示,当天他有两场饭局,中午晚上各一次。赏花。”
 
    万庆良不知沙县小吃
 
    广州原市委书记万庆良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特别是中央整治“会所中的歪风”通知下发以后,仍然多次出入私人会所,在被组织调查的前几天,他还到会所里面去大吃大喝。
 
    28日上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反腐三人谈》节目透露了上述信息。
 
    当天的节目邀请到中央纪委廉政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谢光辉,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处长方文碧,中央纪委宣传部副处长冷葆青,围绕“反腐败必须纠‘四风’”的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方文碧称,去年以来,查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工作很有成效,个别官员仍然顶风违纪,挖空心思、变换方式地搞不正之风等问题都还存在。
 
    关于万庆良,广州城流传着太多段子,尤其是他各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笑话。例如2011年初,万庆良在省党代会后主动找到媒体谈“房价飙升广州市民幸福吗”,说年轻人要转变观念,从有住房变成有房住,不应该一味要买房,租房也可以,又说自己“工作了20多年,还没有买房”、“还住在政府宿舍,珠江帝景130多平方米,每月缴租600元,政府补贴一些”。
 
    珠江帝景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小蛮腰”(广州塔)边上,是广州有名的临江豪宅小区,130平方米的房子市场租赁价格最少在每月4000元以上。因此,万庆良的言论一出来,不少民众批评他的言论类似“何不食肉糜”。
 
    另一个外界鲜少流传的故事是,2012年5月,广州举行“三打两建”工作展后,万庆良到相关部门去了解打击欺行霸市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刚刚打掉一伙以暴力手段非法控制沙县小吃店食材供货渠道的犯罪团伙。这时候,万庆良不解地问:“什么是沙县小吃?”下边的人内心里纷纷感慨:“万书记果然是‘不食人间烟火’啊。”
 
    许多像万庆良这样的官员,几年来都很喜欢作秀,官员作秀如果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秀”,是好事情。但这种离大众太远的“秀”,自然会成为坊间笑谈。
     中国吃网温馨提示: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