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吃网讯】近日,四川海底捞火锅认为,包括小天鹅在内的4个火锅底料生产销售企业,生产海底捞火锅底料,有对其傍名牌之嫌,要求4被告停止侵权,赔偿损失。8月6日,郑州中院开庭审理此案。小天鹅方面有关人士昨日透露,小天鹅的火锅底料名叫长光牌,与海底捞无关。目前,双方高层已经口头达成一致,小天鹅暂时停止生产,海底捞撤诉。
海底捞小天鹅闹上法庭
记者在网上收索到相关信息,重庆小天鹅因生产海底捞商标的火锅底料而成为被告,8月8日,此案在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议。因案情复杂未当庭宣判结果。
海底捞公司认为,重庆小天鹅公司未经许可,擅自生产使用与其注册商标一致的“海底捞”火锅底料,对其所享有的注册商标权造成侵害。请求判令小天鹅公司停止生产使用“海底捞”商标的火锅底料,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
而小天鹅公司认为,其所生产的“海底捞”的火锅底料中使用的“海底捞”商标系河南知味斋清真肉类有限公司法人安伟合法注册,安伟还获得了涉案火锅底料外包装袋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并授权重庆小天鹅公司代加工生产,因此小天鹅公司生产火锅底料的行为并不构成侵权。
昨日,小天鹅长光食品公司负责人陈龙表示,持有海底捞火锅底料商标所有权的河南知味斋清真肉类有限公司与小天鹅有合作,小天鹅接受委托生产该火锅底料也是出于对朋友的帮助,并没有赚钱。
业内人士认为,同样是火锅巨头,同样是中国驰名商标企业,海底捞和小天鹅高层领导都比较熟悉,双方都输不起。
专家:餐饮企业要加强商标保护意识
绿满家餐饮资讯专家指出,餐饮企业逐渐向大型化、连锁化发展,一家餐厅成功后,后来者立即群起效仿,“李鬼”层出,防不胜防,此时,如果不有效利用商标武器,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自我保护,当企业做大做强,发展连锁业务时,不慎被其他人抢注商标,遭遇旷日持久商标纠纷,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保护品牌目前主要靠工商注册,注册以后别人就不能使用,而且注册的时候应该把可能会发生问题的一些名称全注册了。还有一种保护方式就是发展成为国家名牌,发展成为国家驰名商标,对此国家有另外的保护措施。但是成为国家驰名商标的品牌毕竟是少数,在成为驰名商标之前只能靠工商注册的办法保护自己。
商标保护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除了法律意义上的途径,企业更应该未雨绸缪,首先在保护措施上做到全方位、多角度,而别让有些人钻了空子。商标的保护是一场持久战和耐力战,另外,企业还要做的就是引导消费者“认牌”消费,同时,为维护自己的商标信誉而努力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中国吃网温馨提示: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